山東交通學院圖書館 2019年07月11日 16:58來源:點擊次數:664
炎炎夏日
暑假到來
又到了在家吹著空調吃西瓜看著神劇打游戲的日子
你是不是已經規劃好了一百種暑假的打開方式
可是短暫狂歡之后
你是否會感覺到一絲空虛迷茫?
在自己嫌棄自己之前
小圖帶給你一個古老的、打開全新世界的度假方式
對的
還是讀書
希望同學們能夠利用假期提升自己
身體在假期
靈魂在閱讀中充電成長
不僅如此
我們備有豐富的獎品作為你刻苦閱讀的獎勵
來吧!
活動對象:全校學生
活動時間:7月10日——9月15日
活動內容:以微書評、書法、繪畫、微視頻、手工作品等任何形式發表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受。
作品要求:參賽作品必須為參賽者原創作品;微書評文字字數控制在200字左右;參賽作品主題鮮明,內容積極向上。
參賽作者需提交的材料:姓名、所在院系、聯系電話、作品名稱、作品形式,微書評、微視頻以“2019暑假共讀參賽作品+作者姓名”為文件名的壓縮文件,發送至指定郵箱(3159106561@qq.com),書法、繪畫、手工作品等原作提交至圖書館407辦公室。作品提交截止時間為2019年9月15日17:00前。
推薦書單:
1、
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經典
《經典常談》 豆瓣評分:8.6
【書名】《經典常談》
【作者】朱自清
【出版社】中華書局
【索書號】Z835/77
【館藏地點】長清自科閱覽室/自科圖書閱覽室、超星學習通電子書
【推薦理由】
這本書是朱自清先生在六十多年前寫的,六十多年來,這本小書廣為流傳,成為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經典,他在本書中用十三篇文字,要言不煩地介紹了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經典作品。內容包括說文解字、周易、尚書、詩經、三禮、春秋三傳、四書、戰國策、史記漢書、諸子、辭賦、詩、文等十三篇。全書見解精辟,史筆卓越,通俗流暢,深入淺出,已成為讀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。
2、
中國美學的經典之作,凝聚了作者李澤厚先生多年研究
《美的歷程》 豆瓣評分:9.0
【書名】《美的歷程》
【作者】李澤厚
【出版社】天津社(會)科(學)院出版社
【索書號】B83-092/9
【館藏地點】長清社科閱覽室/社科閱覽室、超星學習通電子書
【推薦理由】
《美的歷程》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、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。其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藝術的“龍飛鳳舞”,殷周青銅器藝術的“獰厲的美”,先秦理性精神的“儒道互補”,楚辭、漢賤、漢畫石之“浪漫主義”,“人的覺醒“的魏晉風度,六朝、唐、宋佛像雕塑,宋元山水繪畫以及詩、詞、曲各具審美三品類,明清時期小說、戲曲由浪漫而感傷現實之變遷等等重要觀念,多發前人之所未發。
3、
了解一點歷史,不人云亦云
《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》豆瓣評分:8.1
【書名】《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》
【作者】(美)黃仁宇著
【出版社】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
【索書號】K220.7
【館藏地點】長清社科閱覽室/社科圖書閱覽室
【推薦理由】
本書收入黃仁宇先生在《中國時報》“人間副刊”發表過的33篇文字,發表的時間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。黃仁宇以專欄漫筆的形式,解讀從先秦到元末的關鍵人物和時代轉折,很多看來不合情理的事物,在長時期的眼光之下,拼合前因后果,都有其不得已之處,耐人尋味。中國是個大陸性格濃厚的國家,與西方和現代社會差別甚遠,如何脫胎換骨,也是作者切問近思的關鍵問題之一。
4、
南懷瑾大師趣味白話解讀論語
《論語別裁》 豆瓣評分:9.6
【書名】《論語別裁》
【作者】南懷瑾著述
【出版社】復旦大學出版社
【索書號】B222.25/75
【館藏地點】長清社科閱覽室
【推薦理由】
《論語別裁》是關于《論語》的講演錄,是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以淵博的學識,旁征博引,拈提古今而撰成的。書中對《論語》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,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述。不僅有篇章結構、段落聯結上的提示,而且有原文義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闡發。尤為新穎的是,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,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,這在眾多的《論語》章疏中是別具一格的。
5、
錢穆先生專門討論莊、老兩家思想之著作
《莊老通辨》 豆瓣評分:8.1
【書名】《莊老通辨》
【作者】錢穆著
【出版社】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
【索書號】B223.55
【館藏地點】長清社科閱覽室/社科圖書閱覽室
【推薦理由】
本書系錢穆先生專門討論莊、老兩家思想之著作。于考求其書之時代背景外,又探訪其書中思想之前后承繼,以其所承所繼為線索,會通而觀,比定老子莊子其著作之出世年代。又據某家思想所特用之專門術語,發現此一家精神獨特思想所寄。
6、
跟隨魯迅先生了解中國古代小說的發生、發展、演變過程
《中國小說史略》 豆瓣評分:9.1
【書名】《中國小說史略》
【作者】魯迅著
【出版社】譯林出版社
【索書號】I210.2/60
【館藏地點】長清社科閱覽室、社科圖書閱覽室、超星學習通電子書
【推薦理由】
本書為魯迅先生編撰的中國第一部小說史專著。全書共有二十八篇,敘述中國古代小說發生、發展、演變過程,始于神話與傳說,迄于清末譴責小說。本書在資料上搜羅宏富,采輯審慎,分析歷代小說的思想、藝術,言簡意賅,評斷允當,是二十世紀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。
7、
一本理解中國古代建筑有機結構的入門讀物
《圖像中國建筑史》 豆瓣評分:9.2
【書名】《圖像中國建筑史》
【作者】梁思成著
【出版社】三聯書店
【索書號】TU-092/48
【館藏地點】長清自科閱覽室
【推薦理由】
借助古建筑典型的實例照片和圖解,闡釋中國古建筑結構體系在三十個世紀中的發展及形制的演變——孕育并發祥于史前時期,發育并成長于漢代,成熟并逞其豪勁于唐代,臻于完美醇和于宋代,顯現衰老羈直之象于明代初葉,直至面對現代化挑戰的當代。這是一部不甚完備但卻是獨一無二的圖像中國建筑史。之所以“不甚完備”,是因為它寫成于戰亂中的1946年,四川宜賓偏遠江村李莊。這部英文著作,由老朋友費慰梅(Wilma Fairbank)女士追回丟失二十多年的珍貴圖稿,直到1984年英文版才成書。80年代末,由梁思成先生的公子梁從誡翻譯為中文。
8、
一本書入門《詩經》和傳統文化
《講給大家的<詩經>》 豆瓣評分:8.8
【書名】《講給大家的<詩經>》
【作者】李山
【出版社】東方出版社
【館藏地點】仁仁閱精讀音頻
【推薦理由】
《詩經》是歷史最深處的文學,是民族創生期的文化。對于中國人來說,既必須讀懂,又最難讀懂。本書是《詩經》研究專家李山教授講給大眾的優質《詩經》課,撣去表面的塵土,將古老的經典解析得明白如話,將遠古的時代還原在眼前,讓每個中國人都感覺親切萬分。從文化視角逐句串講《詩經》,再現文學的美感、趣味,領悟經典的思想、格調,追溯一切古典文學的優良基因,從經典中讀懂自身,找到生活的來路。
9、
從漢字中了解中國文化精髓
《漢字與中華文化十講》 豆瓣評分:8.5
【書名】《漢字與中華文化十講》
【作者】王寧著,國家圖書館整理
【出版社】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
【索書號】H12/115
【館藏地點】長清社科閱覽室、仁仁閱精讀音頻
【推薦理由】
漢字看似平凡,卻有著漫長的不平凡經歷。它書寫了中華民族的歷史,負載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。它具有超越方言分歧的能量,長期承擔著數億人用書面語交流思想的任務,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。它生發了篆刻、書法等獨特的東方藝術。在當代,它又以多種創新性方式進入了計算機,從而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,解決了現代化信息處理的問題,迎接了高科技的挑戰,使漢語信息和東方文明順利地傳播到全世界。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,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財富。
10、
糧食與蔬菜,美酒與茗茶,在古代各個朝代都是什么樣子?
《中國古代物質文化》 豆瓣評分:8.9
【書名】《中國古代物質文化》
【作者】孫機
【出版社】中華書局
【索書號】K87/66
【館藏地點】長清社科閱覽室/社科閱覽室、
【推薦理由】
1.“五谷”“九谷”分別指什么?紅薯是中國原產嗎?
2.葵菜一度霸占蔬菜榜榜首,為什么現在餐桌上不多見了?
3.茄子、黃瓜、菠菜、辣椒,原產地分別是哪兒?
4.煮茶還要配香料,是在哪個歷史時期?
《中國古代物質文化》內容包括物質文化的十個方面,如飲食、冶金等等。書中的線圖為孫先生親手繪制,很多內容都經孫先生起例發凡,對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具有重要價值,對入門者更是淺顯易懂。
11、
貨幣里的中國史,透過錢眼看中國
《貨幣里的中國史》 豆瓣評分:5.7
【書名】《貨幣里的中國史》
【作者】任雙偉著
【出版社】世界圖書出版公司
【索書號】F822.9/23
【館藏地點】長清社科閱覽室、超星學習通電子書
【推薦理由】
本書通過論述貨幣發展的歷史沿革,從側面呈現了歷史的另一種風貌,揭橥歷代興衰的奧秘。書中附有精美的藝術圖片,立體地展示了古人的世俗生活,能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感與價值。
本書亦是一本古錢幣方面的專業書籍,書中囊括了歷代綱目貨幣的清晰彩圖,并附有詳細的闡釋,其中不乏諸多首次公開的考古發現與學術觀點,集趣味性與知識性于一體。
權威名家推薦,次貨幣鑄造的重要節點,500余幅貨幣彩圖,詳盡的圖釋,圖文共賞。
12、
國家寶藏的前世今生,故宮藝術的典藏讀本
《故宮的古物之美》 豆瓣評分:6.6
【書名】《故宮的古物之美》
【作者】祝勇
【出版社】人民文學出版社
【索書號】I267/3971
【館藏地點】長清社科閱覽室/社科圖書閱覽室
【推薦理由】
關于“故宮”,祝勇這么說:
六百年的宮殿(到2020年,紫禁城剛好建成六百周年)、七千年的文明,一個人走進去,就像一粒沙被吹進沙漠,立刻就不見了蹤影。故宮讓我們收斂起年輕時的狂妄,認真地注視和傾聽。
關于“古物”,祝勇這么說:
我把這些物質稱作“古物”,而不是叫作“文物”,正是為了強調它們的時間屬性。每一件物上,都收斂著歷朝的風雨,凝聚著時間的力量。
關于“美”,祝勇這么說:
美不是奢華,不與金錢等值。美,是一種觀念,一種對生命的態度,是凡人的宗教,是我們為煙火紅塵里的人生賦予的意義。了解這一點,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古物之美。
《故宮的古物之美》是祝勇既《故宮的風花雪月》《故宮的隱秘角落》《在故宮尋找蘇東坡》之后推出的又一部“故宮美文”。在這本書中,祝勇選取了18件故宮藏品,以18篇散文講述一件件國家寶藏的前世今生,連綴起一部故宮里的藝術史,再現中華文明的營造之美。祝勇筆下的“古物”通過一個時代的物質載體,折射同時代的文化精神。這是對我們古老文明的驚訝與慨嘆,是一種由文化血統帶來的由衷自豪。
愛迪克森網上報告廳觀看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視頻
校園訪問:圖書館首頁>>數據庫導航>>中文數據庫>>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
手機閱讀用戶可下載移動客戶端——idea課堂。